内标法(Internal Standard Method)是将一定重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中,然后对含有内标物的样品进行色谱分析,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公式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内标法是色谱分析中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以下对内标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 内标物的选择
内标物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 **纯净的已知化合物**:内标物必须是纯净的,具有明确的分子式、分子量和纯度标准,以便于准确称量和配制。
2. **性质相似但不反应**:内标物应与被测组分性质相似(如沸点、极性、化学结构等),但不与被测组分及样品中其他组分发生反应,以避免干扰。
3. **含量相近**:加入量应与被测组分含量相近,以便在色谱图上获得相近的峰高或峰面积,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4. **校正因子相近**:内标物还应具有与被测组分相近的校正因子,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
5. **浓度稳定**:内标物的浓度应稳定,以确保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
6. **原本不存在或含量极低**:样品中原本不含该组分或含量极低,以避免干扰测定结果。
7. **保留时间有差异**:内标物的色谱峰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且保留时间有明显差异,以避免色谱峰共溢出。
8. **化学稳定**:在给定色谱条件下,内标物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
### 使用注意事项
1. **准确称量**:应准确称量内标物并配制成合适的浓度。
2. **混合均匀**:在加入内标物前,应确保样品已充分混合均匀,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3. **避免干扰**:应确保内标物不与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发生反应或干扰待测物的测定。
4. **制作标准曲线**:在进行定量分析前,应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制作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即标准曲线。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保持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
5. **单点校正**: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过大,则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6. **优化浓度**:内标物的浓度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对象和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例如,对于某些高浓度样品,可能需要选择较低浓度的内标物以避免色谱峰饱和;而对于某些低浓度样品,则可能需要选择较高浓度的内标物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注意事项,可以大大提高内标法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