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学验证是对某种分析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和确认的过程,目的是确保该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准确、可靠地测量目标分析物。在这一过程中,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与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在评估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检测限(LOD) 定义:检测限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它仅作为限度试验指标和定性鉴别的依据,没有定量意义。因此,在检出限附近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且报告未检出时应附上方法的检测限。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献或实验室中,检测限可能也称为Detection Limit(DL),具体术语应遵循各机构的规定。此外,在某些国际质量检验报告中,LOD可能表示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因此需特别注意区分。
确定方法:
直观法: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找出能被可靠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例如,在薄层色谱(TLC)法中,可以制作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样品,逐步测试,直到能明显看到斑点为止。 标准偏差和标准曲线法:通过多次测定空白样品和建立标准曲线,可以得到响应值的标准偏差(σ)和标准曲线的斜率(S)。计算公式为LOD=3.3×σ/S。 信噪比法:此方法适用于能显示基线噪声的分析技术,如色谱法。通过测定已知低浓度样品的信号,并与空白样品的信号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能被可靠检测出的最低浓度。一般来说,当信噪比达到3:1时,此时的浓度被视为检测限。 二、定量限(LOQ) 定义:定量限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对于微量或痕量药物分析、定量测定药物杂质和降解产物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量限。需要注意的是,定量限的测定结果应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同时定量限的浓度通常应小于或等于报告限的浓度,以确保报告数值的准确可靠。与检测限类似,定量限在某些文献或实验室中也可能称为Quantitation Limit(QL)。
确定方法:
直观法:与检测限的直观法类似,但更注重于确定能够进行准确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 标准偏差和标准曲线法:计算公式为LOQ=10×σ/S。与检测限的计算公式类似,但系数不同,以反映定量测定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更高要求。 信噪比法:在信噪比为10:1时的浓度被视为定量限。这一比例的选择是为了确保在定量测定时具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三、检测限与定量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检测限主要用于定性鉴别和限度试验,没有定量意义;而定量限则用于准确测定被测物的含量。 在数值上,定量限通常高于检测限,因为定量测定需要更高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联系:
检测限和定量限都是评估分析方法灵敏度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需要同时考虑检测限和定量限,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注意事项 在确定检测限和定量限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仪器可能具有不同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因此在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应针对具体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进行评估和确认。 综上所述,检测限和定量限在分析方法学验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准确地确定这两个参数,可以确保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为实际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 |
- 上一篇:标准曲线理论基础知识
- 下一篇:实验室常用试剂缩写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