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国药典通则的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有了显著的优化与补充。以下是对该方法的详细解析:
### 一、方法概述
HPLC是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 二、主要修订内容
1. **仪器参数优化**:
* 新增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相关技术要求,明确要求使用亚二微米填料色谱柱时需配备耐高压输液泵与低扩散检测池。
* 流动相比例允许误差由原±3%调整为±2%,梯度洗脱程序精度需满足保留时间偏差不超过±0.1分钟。
* 检测器参数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波长准确性由±2nm提高至±1nm,漂移值标准从0.001AU/h收紧为0.0005AU/h。
* 新增对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气体压力波动范围的限定,要求氮气压力波动不超过±5%。
2. **系统适用性提升**:
* 理论板数要求根据不同色谱柱类型进行差异化设定:常规柱(5μm)需≥5000,亚二微米柱需≥15000。
* 分离度标准由≥1.5调整为≥2.0,特别规定手性分离时需≥2.5。
* 拖尾因子判定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主峰对称因子在0.8-1.5范围内需结合峰容量综合评估。
* 新增柱效保持性验证,要求连续进样6针后理论板数下降不超过15%。
3. **方法验证强化**:
* 专属性验证需提供至少三种不同机理色谱条件的对比数据。
* 定量限确定改用信噪比法替代原视觉评估法,要求S/N≥10。
* 耐用性试验参数范围扩大,柱温波动范围由±5℃扩展至±10℃,流动相pH允许偏差±0.2单位。
* 新增色谱柱批次间差异验证,要求不同批号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差异不超过20%。
4. **数据完整性控制**:
* 引入审计追踪强制开启要求,原始数据存储格式新增mzML、ANDI等开放格式。
* 积分参数修改记录保留期限由3年延长至药品有效期后5年。
* 系统适用性失败时的数据处置流程细化,规定需执行偏差调查并留存完整的调查记录。
* 新增电子签名双因子认证要求,操作者身份识别需采用生物特征与动态口令组合认证。
5. **环保要求明确**:
* 明确禁止使用含铍元素的流通池。
* 流动相中含乙腈比例超过60%的检测方法需配套蒸馏回收装置。
* 毒性溶剂使用实行分级管理,涉及苯、四氯化碳等Ⅰ类溶剂的方法需单独备案。
* 废液处理条款增加pH中和预处理要求,有机废液与无机废液必须分类收集。
* 实验室需配备实时溶剂泄漏监测系统,丙酮年使用量超过500L的机构需安装废气催化燃烧装置。
6. **应用范围扩展**:
* 增加了对部分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HPLC分析方法,以适应新药开发的需求。例如,新增了多个针对生物技术产品(如利妥昔单抗)的HPLC分析方法,尤其是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类药物。
* 对于中药领域,特别是包含了多组分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能同时分析多种活性成分,有助于控制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
### 三、实施过渡期安排
* 现有品种方法转移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系统适用性复核。
* 新建方法自2025年12月1日起强制执行新标准。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药典委员会将建立色谱柱等效性数据库,企业可提交数据申请特定品牌色谱柱的等效性认定。
* 对于因设备限制无法达到新参数要求的基层检测机构,允许申请为期两年的过渡期豁免,但需每季度提交数据比对报告。
综上所述,2025版中国药典通则的0512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仪器参数、系统适用性、方法验证、数据完整性、环保要求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优化与扩展,旨在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与可操作性,适应新型药物研发与复杂基质分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