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密度含义 精密度是指同一样品在规定条件下多次(一般不少于6次)测定所得结果的一致性,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也称为“重复性”或“方法精密度”。 2. 数据采集方式 同一方法、同一操作员、同一仪器/实验条件下 对同一样品多次独立测定,一般不少于6份(有些检测项目要求5份或更多)。 记录每次的测定值(如含量/峰面积/体积分数等)。 3. 精密度计算公式 采用相对标准偏差(RSD, %): [ RSD (%) = \frac{S}{\bar{x}} \times 100 ] 其中 ( S ) :标准偏差 ( \bar{x} ) :平均值 标准偏差 S 计算方法(n次测定): [ S = \sqrt{ \frac{ \sum_{i=1}^n (x_i - \bar{x})^2 }{ n-1 } } ] n = 测定次数 4. 具体步骤举例 假设测定6次结果分别为 x₁, x₂, x₃, x₄, x₅, x₆: 计算平均值: [ \bar{x} = \frac{x_1 + x_2 + x_3 + x_4 + x_5 + x_6}{6} ] 计算标准偏差 S: [ S = \sqrt{ \frac{ (x_1-\bar{x})^2 + ... + (x_6-\bar{x})^2 }{5} } ] 计算RSD: [ RSD (%) = \frac{S}{\bar{x}} \times 100 ] 5. 药典标准举例与判定 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分光等定量分析,常规定量测定精密度RSD≤2.0%(具体品种依据标准规定,大多数要求2%,部分项目可为3-5%)。 若结果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表示方法精密度符合药典规定。 6. 实验记录要求 需保留所有原始测定数据与计算过程,便于复核。 药典要求注明测定条件、操作员、日期等信息,保证实验可信。 |
- 上一篇:FID荧光检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 下一篇:色谱柱替换必须选类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