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固体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732-2025) (英文名: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Solid catalytic oxidation 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实施日期:2025年1月1日。 【标准简介】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各类水体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分析原理: 样品中的有机碳在高温固体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CO₂); 释放的CO₂通过非分散红外(NDIR)吸收法测量,进而计算水中总有机碳含量。 【方法流程梗概】 样品预处理: 水样经过过滤(如有要求),除去悬浮物和颗粒杂质;可酌情使用酸化处理去除无机碳。 固体催化氧化: 将流动或注射的样品在高温(通常680-1,000℃),固体催化剂(如Pt、Al₂O₃等)作用下,氧化成CO₂。 NDIR检测: 氧化过程中释放的CO₂流经NDIR系统,通过CO₂对红外光特定波长的吸收进行定量测定。 数据换算与结果报告: 由CO₂响应量计算水中总有机碳(mg/L)。 【仪器与试剂】 固体催化氧化-TOC分析仪(主流为进口或国产专用仪器) 高纯空气或氧气(作为氧化载体气体) 无机碳清除剂(常用磷酸、盐酸等) 标准溶液(如邻苯二甲酸氢钾)用于仪器校准与质量控制 【技术特征与优势】 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可测水体TOC下至~0.5 mg/L。 适合复杂基体,不易受无机物、盐类等干扰(只要预处理得当)。 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分析大量样品。 与国际常用TOC标准(如EPA 415.1/ISO 8245等)体系类似,数据可靠、可比性强。 【实施要点】 测定“总有机碳”,按规定应去除无机碳干扰(如通过向样品中加酸吹气)。 仪器高温催化炉需定期校准和清洗,保持催化剂活性和红外光源稳定。 标准曲线建议每批次都测定,确保结果线性和准确。 方法适用于“水环境总负荷评价”、“污染源排放监测”、“水处理效果评估”等场景。 【与旧版标准关系】 取代了HJ 732-2014(同名旧标准),方法学上更强调催化氧化+NDIR的国际通行方案,质量控制更加严格。 |


